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都市爽文 相聲:我家大師兄太豪橫了 第二十四章 論相聲的發展

《相聲:我家大師兄太豪橫了》第二十四章 論相聲的發展

 “我國的古代文學,宋詞。不知道您對此有了解嗎?”

 “不敢說了解,”易老師謙虛地擺擺手,“只能說上學的時候背過一點。”

 唐云堯微微頷首,“說起詞的發展,自然是在宋朝的時候發展到頂峰。

 其實詞最早出現的時候應該是唐朝時期。最初的時候,詞僅僅是作為酒席宴會時,歌伶工助興表演時的唱詞。難以登頂大雅之堂。可以說時很俗的。

 但是到了后來,文人階級,也就是士大夫階層發現了詞的妙,開始自己創作,并且給歌傳唱。

 而且縱觀我國古代的文學形式,大多都是如此。一開始興起于民間,然后由文人階層介,創作。

 但是一旦有文人階層進,詞句就不能像原本那麼俗,勢必會導致其開始向雅致的方向去發展。

 而且這種發展一定是越來越雅致!

 王國維先生在《人間詞話》中說得好,說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詞所以獨絕者在此。

 為什麼王先生絕口不提南宋呢?

 因為詞的藝在五代北宋這段時期發展到了頂峰。有名有姓的大詞人幾乎都是北宋時代的人。南宋反而很,即使有,也是兩宋接之時。

 為什麼南宋反而沒有大詞人?

 就是因為南宋的詞太雅致了,工于詞句,于煉字。能寫真景,真者謂之有境界,否則謂之無境界。一個時代的詞人全部去追求外在的辭藻華麗,而忽視了在境界。

 一味追求雅致,可是雅到極致不風流啊!

 所以到了元朝,詞落寞了,取而代之的是元曲。

 這說明什麼呢?說明不管是詩詞也好,曲藝也罷,各種藝形式都是從俗逐漸向雅致的方向去發展。最后發展到極致就要走向落寞。

Advertisement

 相聲也是如此。從一開始天橋撂地,從民間開始流傳至今一百五十年。

 相聲雅致過嗎?雅致過!當初清末的時候有不貴族子弟還有一些有學問的人編纂過一些相聲段子,一部分流傳至今了現在我們相聲里頭的文哏類的節目。

 還有當初……我應該喊人家老祖,侯寶琳先生。侯大師力求把相聲里一些不文明的東西剔出去,最后把相聲帶到主席眼前了,這還不夠雅致嗎?

 所以說按照這個發展方向,相聲之前的落寞是必然的。歷史的走向就是如此。

 當然這不是侯先生的錯誤。相反,老祖也是順著歷史的走向。不改的話相聲當時就要完,正是有侯大師給相聲續命,這才能有我們今天。

 但是為什麼說相聲到如今又火了呢?

 研究古代文學的時候還有一種現象,做起雅還俗。就是說這門藝太雅了,最后沒辦法流傳,只能等死了。最后出來一位高人,把這門藝還原一下,復古一下,讓它再多活一段時間。

 比如我們都知道的,韓愈先生的古文運。提倡復古,避免文章中過多華麗的辭藻。

 再比如清朝時候,詞又活過來了。清朝著名的詞人納蘭容若,也就是納蘭德先生不就是如此嗎?

 這做起雅還俗。

 放到相聲來說也是如此。雖然說二者相差大,但是藝類是相通的。

 我覺得我師父做的就是這樣一個起雅還俗的工作。

 他把相聲重新帶回到小劇場,帶回到民間,讓大伙兒都能聽到相聲,這對相聲的傳承和延續是有大作用的。

 對于相聲這種藝形式來說,當前的任務絕對不是過于追求雅致,反而是讓它盡可能的俗。

 北宋大詞人柳永,為什麼這麼出名?有句話說的好,:凡有井水出,皆能歌柳詞。說明人家的詞通俗!只有通俗才是這一門藝發展和興盛的必要條件。

Advertisement

 這也是我類旁通吧,從其他方面看待相聲的發展,而且我敢說再往后來看,相聲必然是越來越火

 在這里我可以跟所有不看好徳蕓社,認為徳蕓社低俗的人打一個賭。

 任何藝形式的發展都是有一定規律的,這一次是徳蕓社讓相聲重新火起來,之后我相信,相聲一定會再一次向著不斷雅致的方向發展。

 不同的時期有不同時期的任務,有不同時期的目標,也有不同時期的挑戰和機遇。

 德云社的相聲通俗,是相聲藝在歷史進程中的必然趨勢。

 這就是我對相聲的一些理解。”唐云堯微笑著說道:“您覺得可以寫出來嗎?”

 “可以。”易老師點點頭,“您說得太彩了。”

 “哈哈哈,沒什麼。”唐云堯打了個哈哈。

 “那您是怎麼看待徳蕓社人員出走的問題呢?”

 “我磕著瓜子看的。”

 易老師:???

 “米國總統包養婦就是大新聞,我國土大款找小三就無人問津,誰他是米國總統呢?

 任何一家大公司,每天也都會有員工辭職,有新員工職,為什麼他們一點兒浪花都翻出來?

 因為他們不徳蕓社!”唐云堯笑呵呵地回應道,“人來人往才是一個企業的正常狀態,我不磕著瓜子站一邊看,難道要我哭天搶地嗎?”

 “可你們徳蕓社是一個相聲社團啊。”

 “但我們也是徳蕓文化有限公司啊。”

 易老師在心里說今天是上對手了!

 雖然易老師在圈子里以尖酸犀利而聞名,但到了唐云堯這里,反而都巧妙地被人一一化解。

 其實易老師對此行已經到滿意,畢竟拿到了唐云堯對于相聲發展的看法,這可是一個大新聞。

Advertisement

 “好的,那我們今天就到這里吧?非常謝唐先生的配合。”

 “不用謝不用謝。”唐云堯連連擺手,“來,易老師我送您……”

 坐在椅子上的唐云堯心里好一陣的慨,自己今天怎麼表達這麼強烈,娛樂圈最忌淺言深,沒想到今天自己一聽要談談相聲的發展,自己反倒說了一大通。

 也不知道易老師的雜志會給剪什麼樣。

 想到這,唐云堯手拿出藏在桌子下的錄音筆,還好自己留了證據。

 這作給一旁的周姐的都看呆了,這老板怕不是狗到家了吧……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