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官道仕途 第十八章 下鄉

《官道仕途》第十八章 下鄉

吳立業從外地考察回來后,就讓書打電話給狄力,讓他晚上到家里有事和他說。狄力知道,他回來了自己就要到下面鄉鎮去了,雖然千萬個不愿意,可是也只能答應下來。

  晚上狄力和倩玉來到吳立業的家,吳立業讓狄力跟他到書房去談。進了書房,吳立業對狄力說“狄力呀,最近工作怎麼樣?想不想再挑個重擔啊!”狄力急忙表態說“吳書記,有什麼工作你就代吧,我一定認真努力的干好”

  吳立業點點頭說“你有這個想法很好,你一直在財政局,工作的面窄了一點,都是抓的點上的事,沒有全面統籌的經驗。我想呢,讓你到下面鄉鎮擔任鄉長,當然了,以你現在的級別,當鄉長低了點,但是基層是很鍛煉人的。全鄉大小的事你都要管,這樣可以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礎。在鄉長的位置上,你抓的就是面上的事,這點面結合,對你以后的發展會有很大幫助的。現在讓你下去,就是要補上這一課。”

  吳立業接著說道“你這次下去,要沉下心來,干一番事業。工作作風可以潑辣一些,只要認定所做之事符合黨,符合原則,符合民,你就應該無所畏懼,要有所堅持。當然了,也要注意工作方式,和班子里的員要盡量通。必要的時候,我會給下面打個招呼,給你理清工作上的障礙。有了績,將來的提拔重用,才會順理章,我作起來就不會牽強”。

  狄力點頭說道“我明白,我一定按吳書記的指示辦”

  吳立業繼續說道“你這次下去的鄉,不是很富裕。但是基礎條件很好,水、電、路都通,這樣更容易出績。你要多腦子,多花點心思,我相信你會干好的。這個在家里嘛,就是一家人,你不要老是吳書記的我,我姑父就可以了。你是一個可造之才,這點我從來沒有看錯,好好干,會有出息的。”

Advertisement

  狄力忙說“是,是,吳書記——不,姑父,我一定不會讓你丟臉的,你放心好了。”

  幾天后,狄力被任命為靈縣廟張鄉的鄉長。臨走前,已經當了分局副局長的關云還有湯慶、梁慶賀等人都分別或是一起宴請了狄力。狄力跟他們說,我這次下去,要是有什麼困難找大諸位,諸位可不能不幫兄弟一把呀。眾人都說,怎麼會呢,你的事就是我們自己的事,我們會一定幫的。你這次是下去鍍金,用不了多久,還會回來的,不但回來還會高升。眾人說笑著散去了。

  狄力在靈縣組織部長的陪同下來到廟張,鄉黨委書記周國亮和其他工作人員迎接他們的到來。

  周國亮是一個50多歲的人,大半輩子都是在這個鄉里度過的,從一般辦事員一直熬到書記。他握住狄力的手說“歡迎狄鄉長來到我們這個鄉工作,我代表全鄉人民歡迎你。”

  狄力也高興的說“客氣了,周書記在廟張這麼多年,工作經驗富,我初來乍到,并且第一次到基層工作,還請周書記多多指教”

  狄力隨著人群進了鄉政府,鄉黨委和鄉政府同在一個大院里。大院里有4、5排平房,狄力看著這些平房,心道這就是我要工作的地方了。

  晚上,狄力在鄉政府安排的宿舍里想著事,突然聽到敲門的聲音,狄力開門一看是周國亮“周書記,這麼晚了,你怎麼來了?有什麼事通知一聲,我去找你,怎麼能讓你親自來呢”。

  周國亮擺了擺手說“沒什麼的,你看我和我看你都是一樣的,我來呢就是想和你隨便聊聊”。

  狄力說“行啊!,我正好也想向你請教呢”。

  周國亮客氣的說“請教不敢當,我在基層這麼長時間,別的不敢說,這基層工作的經驗還是有的。俗話說,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干部,鄉書記、鄉長代表黨和政府的形象,我們的一言一行都在群眾的眼里呀”。

Advertisement

  狄力急忙說“周書記說的對,有什麼我該做的,你盡管吩咐”。

  周國亮說“我是50多歲的人了,也不可能有什麼進步了。我只是希在我的任期,能使鄉親們走上富裕之路。咱們這個鄉有三萬兩千人,二十二個村子,全鄉沒有什麼像樣的鄉鎮企業和村辦企業,鄉政府外欠130多萬的債務。一想到這些,我就睡不著覺,我們的擔子不輕啊!你一來,我就覺得你行,我有這個覺,你能帶領大家走上富裕道路。往后,經濟上的事你全權理,我給你打下手,敲邊鼓,什麼爛事、麻煩事我去理”。

  狄力的說“周書記,這怎麼可以呀,你是班長,大事還要你定啊!”

  周國亮制止他說“你不要以為我說的是客套話,我是真心的,你駕車,我拉套,把工作搞上去”。

  狄力看著周國亮說“謝謝周書記,我……”狄力還想說什麼。

  周國亮搖了搖頭說“你什麼也別說了,不早了,你休息吧,我回去了”。

  送走周書記,狄力躺在床上,思索著周國亮的話。他說的是真的還是假的,是試探我,看我是不是不把他放在眼里,給我來個敲山陣虎;還是發自心的想扶助我呢?如果是前者,事就復雜了,自己的工作肯定不好干,他在這幾十年了,關系盤錯節,自己初來乍到,什麼也不懂,兩眼一抹黑,往后是必要制于他。如果是后者,那可真是我的幸運了,有這麼個經驗富的幫手,自己一定能很快的打開局面,干出績來得。狄力思前想后,最后認定還是后者居多。一來,周國亮看起來不是一個很有心計的人,要不然也不可能在這麼個窮鄉一待就是幾十年;二來,他也快退休了,不會再為了什麼位、名利斗了。由此看來,他說的是真話,狄力想著想著進了夢想。

Advertisement

  狄力這次下來,心中還真是存了干出一番績的意思。當然了,主要目的還是要給自己增加資本,只有讓老百姓說好,那就是他的政績,是他上升的資本。雖然他有吳立業這棵大樹在背后撐著,但是這并不是萬無一失的。場上的事瞬息萬變,斗爭復雜。別看吳立業今天在這個位置上坐著,說不定明天就要下臺,自己這次下來,就是吳立業和郭永川明爭暗斗的結果。吳立業是省長得人,給省長當了5年書,而郭永川是省委趙副書記一手提拔起來的。他們二人的爭斗,其實也代表著李省長和趙副書記的斗爭。省長和副書記分不出高下來,吳立業也就不可能搬倒郭永川。

  狄力是盼著吳立業的勝利,不管怎麼說,自己也是吳立業的人,無論自己怎麼討好郭永川也是不可能的,郭永川不會給他任何機會的。他只有干出一番績,才能站穩腳跟,同時還要盼著吳立業不倒。

  想到這些,狄力上鄉政府的辦事員董超,要他陪著自己到下面村子轉轉,看看實際況。董超說“狄鄉長,咱們怎麼下去?鄉里的吉普車壞了,沒錢修。要不我去借個車”。狄力搖頭說“不用了,咱們騎車去,這樣也顯得不太招搖,你去找兩輛自行車,咱們舊下去隨便走走”。董超答應了,跑著去找車子。

  路上,狄力問董超“小董,你工作幾年了?”董超說“狄鄉長,我參加工作快兩年了,大學畢業后就到了鄉里”。狄力接著問道“哦,你是本地人吧?大學學的什麼專業”?董超答道“是的,我是楊莊的。在市師范學院學的中文,本來是分配到鄉中學教書的,是周書記把我要來得,讓我寫寫材料什麼的”。

Advertisement

  狄力點頭說“不錯,你不要小看寫材料,這里面學問大的很,很鍛煉人的。我剛參加工作的時候也是寫材料,好好干,會有出息的”。

  兩人說著話,腳下的路也不覺得長了。大約騎了20多里路,狄力到有些口干,好久沒這麼騎車了,乍一騎,還真有點累了。狄力自嘲道“坐機關把我都坐懶了,騎這麼點路,還有點累了。前面是什麼村子,去討口水喝”。狄力指著前面的一個村子說。

  董超看了看說“狄鄉長,前面是甜水鋪”。狄力高興的說“走,就到這里去,甜水鋪!聽名字就知道水是甜的,正好解”,說完,使勁蹬了幾下車子,飛快的向前面趕去。

  董超張了張口想要說話,一看狄力快速的向前騎去,也顧不上說話了,急忙也跟了上去。

  狄力進了村子,在一戶人家門前停了下來,對著在一棵樹下乘涼的老人說“大爺,這是您家嗎?我是過路的,天熱要口水喝”。

  老人看了看他說“行啊,只要你不嫌棄,跟我進來吧”。

  狄力隨著老人進了院子,這是一個農村典型的大院子。北面是一排坯房,看樣子有年頭了,顯得有些破舊,院子里種著幾棵棗樹,掛著綠綠的棗子,西墻下種著一些蔬菜,幾只在院子里四游走著,看見生人進來,一時間了營,揚起幾片

  老人走到窗臺下的水缸前,打開蓋子,用瓢盛了水遞給狄力。狄力此時已經的有些冒煙,說了聲謝謝,接過水就往里倒去,水一口,狄力就覺得一還帶有堿味的水灌進嗓子里,簡直無法下口,他強自把水咽了,問老人“大爺,這水怎麼這麼苦、堿呀!你們都喝這樣的水嗎?這村子不是甜水鋪嗎?怎麼水這麼苦!”

  老人苦笑道“甜水鋪!其實這個村子以前苦水鋪,先輩們一直希能喝上甜水,才把村子名改為甜水鋪的。我活了70多了,除了在外面喝過甜水,在這村子里面就一直喝這苦水,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喝上甜水呀”。

  狄力問到“大爺,怎麼不想辦法打口深井呢?”

  老人說“打過,一直打了100多米,出來的還是苦水,打井的說了,看樣子要打到300多米,才可能有甜水。那可是要花20多萬呀,村里沒錢,找到鄉里,鄉里也說沒錢,這事就散了”

  狄力又和老人說了會話,然后和董超騎車出了村子。董超對狄力說“狄鄉長,這個村子是黃河故道,黃河改道后,這里就了鹽堿地,現在看不出什麼來,到了冬天,一片白花花的,就像覆了一層白雪。鄉里也早就想打眼深機井,可是沒錢,這事就拖了下來”。

  狄力沒有說話,里依然還留有那苦、、堿的滋味。能不能找點錢,為這個村子打口深井,如果辦了,自己的局面一下就打開了,以后的事就好辦了。一路上,他一直在琢磨這件事,他覺得對自己、對村民都是一件好事。

  回到鄉里,他立刻找到周國亮,把這件事和他說了。周國亮一聽就說“好事呀,我早就想辦了,可是鄉里沒錢,到縣里要,縣財政也說沒錢,你要是辦這件事,我可要替甜水鋪的老爺們謝謝你了”

  狄力說“什麼謝不謝的,當就是要為人民辦好事、辦實事。錢我來想辦法,我就不信弄不到這打井的20萬塊錢”。

  周國亮激的說“狄力呀,錢的事就拜托你了。別的事我就全包了,你就專心去弄錢。我找人把吉普車修好,你帶上董超去跑吧”。

  接連幾天,狄力一趟一趟往縣里跑,找到縣財政局長。財政局局長說,現在財政資金實在張,錢都握在縣長手里,由他安排,實在是沒有辦法。狄鄉長你也是在財政口下來的,你也知道里面的事,諒我吧。狄力沒有辦法,只好找魯縣長,魯縣長和他倒了一肚子苦水,就是不肯松口。去了幾次以后,狄力漸漸知道了,魯縣長是郭永川得人,對他并不買帳。而縣委羅書記,是一個只求平穩兩邊誰也不得罪的人。看樣子,在縣里弄不出結果來了,他只有到市里想辦法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