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現代言情 帶著嫁妝穿六零 第26章 第 26 章

《帶著嫁妝穿六零》第26章 第 26 章

 初六,鄉下地方的人還在串門走親戚,城里人已經開始上班了。

 一家三口進城,頭一件事就是去常去那家照相館,照相師傅看到他們還有點驚訝。

 “往年都是天熱兒的時候來,今年怎麼來這麼早?”

 “這會兒有空,就想帶孩子來照一張,秋天還來。”

 “哈哈,你們可是我見過最喜歡給閨照相的爹娘了。”

 “也是想給孩子留個紀念。”

 說話間,照相師傅已經準備好了,穆清乖乖地坐在椅子上,咔嚓照一張,又和爹娘照了一張。

 老規矩,下午來拿照片,留下錢一家三口匆忙離開。

 林玉說,“咱們這次去個新地方。”

 “什麼地方?”

 “賣高檔貨的地方。”

 云臺市什麼地方能買到什麼東西,刑定北和云苓兩個常住市里的人最清楚了,上次聽云苓跟蔣涵說,油壺巷里頭有人在賣茶籽油,專門從南方運來的,這個油孕婦吃了好,就是價格很貴。

 除了茶籽油以外,外頭很張的棉花和糧食這些,都能買得到。林玉問了油壺巷的位置,就記下來了。

 油壺巷的口在一戶人家的院子里,找到油壺巷,想進去沒那麼容易,必須給門票錢,一人一錢,小孩兒不用給。

 一家三口腦袋上裹著圍巾,一張臉被遮在圍巾下來,只出了一雙眼睛。看門的人見怪不怪了,收了錢后塞給他們一塊木牌子,說出口在另外一邊,買完東西要出去,給牌子才能出。

 從這家院子的后門進去,里頭的巷子不止一條,巷子也寬敞,估計是還在過年期間,人來人往買賣東西的還多。

 據穆清觀察,擺攤兒賣包子、油條、餅子、點心這些的生意好。而且這里默認只給錢,除非特意提,才會用票易。

Advertisement

 他們家只買糧食,大米、小米和其他雜糧,能買到就更好了。

 油壺巷有人賣,好幾家在賣,不缺貨,就是價格比外頭翻了兩倍。

 外面一般的面給票賣一二三,能賣到一六,這里的價格是一斤四五到五錢。

 爹娘舍得花錢買,他們去好幾家分了幾趟一共買了三百多斤,還有玉米面、大豆、高粱這些雜糧也買了不,借著背篼掩護,都穆清一點點地給轉移了。

 后頭上一家賣土榨菜籽油的,那對父子倆挑來兩百斤,他們家買了一半。

 從巷子里出去的時候,娘親一共背了幾十斤土豆和大米,爹挑著一百斤油。

 能知道油壺巷,還愿意花高價來這里消費的,都不是缺錢的人。不過像他們家這樣大手大腳花錢的還是見。

 買糧食沒什麼,看門兒的掃了一眼背篼,就知道沒有多。就是這個男的挑著一百斤油,打眼。

 “兄弟,這兩桶油花了多錢?”

 穆繼東裝出愁眉苦臉的模樣,“兩百呢,外頭一斤油七八,這里賣兩塊一斤,雖然工資不,我們兄弟幾家湊錢買著吃也不便宜呀。”

 “有錢呀,哪兒上班的?”

 “東邊唄,一般人家也不敢這麼花錢。”

 東邊都是機關工作的人,看門的不再多問,收了牌子他們走。

 穆清蹦蹦跳跳地跟在爹娘后面往城東走,手里一個什麼東西掉地上了,去撿,撿回來后,小跑兩步跟上爹娘。

 “爸,后頭有人跟著咱們。”

 穆繼東嗯了一聲,腳步快起來,前頭就是菜市場。

 大清早,來菜市場買菜的老頭老太太還多,一家三口進去,繞了幾圈從另外一個出口出去,手上的東西都沒了,上的裳都換了。

Advertisement

 離開這個地方,穆繼東才松了口氣,“那家油確實不錯,要不然我也不敢壯著膽子買這麼多。”

 穆清也喜歡,“那家菜籽油好香呀。”

 “那不是一般的菜籽油,那是黃菜籽油,這種菜籽榨出來的油,比咱們村種的黑菜籽油更香。”

 “唉,要不是菜籽油用桶裝著太打眼,不好清清收起來,我真想全部買下來。”

 “不知道油壺巷背后的人是誰,門路太寬了。我剛才還看到有人在賣收音機和手表。”

 “這也不關咱們的事,反正這一兩年咱們不會再來了。”

 穆繼東一臉滿足,“咱們手里有了這麼多東西,一兩年肯定不缺吃的了。”

 “木棚那兒還去嗎?”

 “去,看有沒有賣的,再買些。”

 去木棚那邊采購一通,中午吃飯的時候,林玉略地算了一下賬,“咱們今天統共花了將近五百塊錢,不算多。”

 和的工資比,也就是三四個月的工資。

 穆清小聲說,“還可以再買點。”

 穆繼東瞪大眼睛,“啥,一上午花了這麼多?”

 林玉小時候家里富裕,見過大錢。穆清上輩子從小錦玉食,就更不差錢了。們母倆都覺得需要用錢的時候不用吝嗇。

 穆繼東就不一樣了,從小生活在農村,沒有賣閨的崹人參前,兜里能有個幾十塊錢就覺得自己富裕了。在他眼里,今天花的錢有點多。

 中午在人民飯店吃飯,一家三口點了三碗面,穆清吃不完一碗,林玉挑出來一半給穆繼東。

 林玉手里一邊忙活一邊道,“咱們就來這一次,開春后要忙春耕,后頭要夏收,咱們也沒空,一次買夠也好。”

 穆繼東有些猶豫,“去哪里買?油壺巷?門口的人肯定都認識咱們了。”

Advertisement

 林玉說,“你不去,我和閨去,一個人帶著一個小孩兒,別人也不會多看咱們。”

 “行嗎?”

 “行。”

 下午吃完飯,穆繼東聽們母指揮,去出口那兒等們。林玉給閨重新梳了頭發,兩個小啾啾的哪吒頭換兩個小辮兒。

 第二次來,林玉已經是一副老手的樣子,給了錢就進去。

 上午囤的面已經夠多了,下午主要來買米,十幾斤二十幾斤的買,零零散散的還買了些黃豆、綠豆。

 在油壺巷里繞了一圈,出去的時候給閨買了一個餅子。穆清吃了一口,覺得好吃,給娘親嘗嘗。

 林玉也覺得好吃,又買了一些,“帶回去給你爸嘗嘗。”

 “嗯。”

 們明面上看著買的東西們出去的時候,守門的都沒多看們一眼。

 穆繼東外頭等了好久,心焦的不行。

 穆清小跑過去,“爸,我媽給你買了餅子。”

 “聞著真香。”

 “別站在這兒了,邊走邊吃。”

 這會兒時間不早了,一家人去照相館拿了照片,坐車回去。

 餅子買的多,還給容爺爺帶了,容文博一邊吃餅子一邊說,“你們去市里一趟就買了幾個餅子回來?”

 穆繼東掏出照片,“還拍了照片。”

 林玉把家里的相冊拿出來,把今天照的放進去,還在照片下面寫上日期。

 容文博翻看相冊,笑著說,“原來清清從小眼睛就這麼澄澈亮。老話說三歲看老,還真沒說錯。”

 容文博合上相冊,對穆清說,“今天才大年初六,讓你玩兒到正月十五,正月十六開始,咱們就要開始學習。”

 “嗯,聽容爺爺噠。”

 初六他們一家進城,容文博也沒閑著,他帶著穆紅衛去給那位老師傅拜年。

Advertisement

 “容爺爺,人家收了嗎?”

 “沒收,那邊說你堂哥六月份拿到初中畢業證再去找他。”

 “這是覺得我堂哥還行,可以列考察的意思?”

 “應該吧。”容文博自己覺得,老師傅應該看上了穆紅衛,要不也會督促他先拿到畢業證。

 穆繼東笑著說,“紅衛要是真的進了藥材公司,我那大哥大嫂怕不是要把容叔供起來。”

 容文博哼笑一聲,“一句話罷了,我也不指他們謝。”

 穆清連忙拍馬屁,“容爺爺是好人,施恩不圖報。”

 “哼,就算你拍我馬屁你的功課也不了。”

 容文博覺得,這丫頭開始學習還上心,后頭就越來越想懶了,現在是一有機會就想督促一下。

 穆清小人兒嘆氣,寫字畫畫喜歡的,但是彈琴下棋真的興趣一般。

 容爺爺不是,他教會彈曲子之后就來勁兒了,每天都要催勤練指法,彈琴給他聽,真的不喜歡呀。

 閑散的日子總是過得格外的快,不知不覺就到了元宵節。

 元宵節一過,就是三月一號了,很快到了春分,天氣稍微暖了一些,地里就要忙活起來了。

 年前來村里的知青們,也慢慢了解到什麼是做農活,什麼是農村生活。

 劉紅英拍著酸疼的腰,“我們今天和村里幾個婦分到除草的活兒,用鋤頭鋤掉的草還要撿起來扔兜里,要不然一下雨又會活過來。一上午不停地彎腰低頭,可累死我了。”

 潘薇也愁眉苦臉,“我上午也是干這個活兒,我鉚足了勁兒,帶我干活的那個小姑娘還說我干的慢。”

 趙旭和范震兩個男知青也不輕松,“今天我們去清理河的淤泥,在稀泥里忙活了一上午,這個天氣水還特別冷,別提多難。”

 趙旭四看,“怎麼就你們兩個,楊雪濃和許真真呢?今天中午該們做午飯。”

 劉紅英嗤笑,“別提們了,上午干活兒們就在我隔壁地里,沒干到兩個小時,一個手上長了泡疼哭了,一個扔草的時候,草上的泥飛起來進了眼睛,當時蹲地上就哭,可讓村里人看了好大一場笑話。”

 只有楊雪濃累嗎?只有許真真累嗎?和潘薇也累得不行。

 有什麼辦法,手上打起泡,可是還是要堅持干活兒,自己忍著。

 趙旭有些不耐煩,“們今天還做不做飯?”

 屋里的哭聲又大了,潘薇有些不忍心,“我去做吧,就當我和們換,晚上們幫我做。”

 劉紅英點頭,“我跟你一起去,早點吃了飯抓時間睡一會兒。”

 下午穆清睡醒午覺起來,爬上二樓閣樓看山下,看到兩個知青出村,這是往縣城去?

 “這才開始干活兒就不了了?”

 容文博瞥一眼,“別站著說話不腰疼,我就不信你長大了會干農活。”

 能干,但是不想干!穆清握小拳頭,“容爺爺,我一定好好讀書,考大學,去福利好的單位上班,我爸媽還要靠我養老。”

 容文博哈哈大笑,“放心,以后真養不活自己了,你外公外婆留下的寶貝,隨便賣幾件也能過幾年好日子。”

 “呵呵,最好還是別。”

 小輩日子過不下去賣老一輩留下的東西,這敗家子兒的名聲可不想擔。

 “那你快點下來,今天咱們學古琴,《關三疊》,來把譜子背了。”

 “我學這個以后能找到工作?”

 “能,進個文工團沒什麼問題吧。”

 “現在不是流行吹小號,吹嗩吶,敲鑼打鼓的,古琴的音兒太小了。”

 “呸,那些個傻子懂什麼。你找借口,趕來學。”

 穆清一邊慢悠悠地下樓一邊說,“蔣涵阿姨家的小妹妹要滿月了吧。”

 “他們家不辦滿月。”

 “洗三都辦了,怎麼不辦滿月。”

 容文博不耐煩了,“我怎麼知道。你作快點,別拖拖拉拉的。”

 穆清乖乖地去書房坐下,拿起曲譜背起來。

 穆清在家背曲譜,楊雪濃和許真真已經到縣城了,許真真迫不及待地去找那位叔叔,借療養院辦公室的電話打給爸媽。

 電話接通,一聽到爸的聲音,許真真一下哭了出來。一邊哭一邊說自己多不容易,從晚上房梁上的老鼠說到腰痛、手上長泡。

 楊雪濃也沒比許真真好多,電話一打通,就哭著跟爸媽說要回去。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