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現代言情 丈夫下鄉后[七零] 第20章 巧手小寧 三合一

《丈夫下鄉后[七零]》第20章 巧手小寧 三合一

 喬茗茗把這件事放在心上,以至于回家的路途中琢磨個不停。

 秋高氣爽是以后的事,此時秋老虎來臨,溫度和六七月份有得一拼。

 寧渝出門前給喬茗茗戴個一個寬檐草帽,原本還嫌棄呢,沒曾想是淺了,這玩意兒真的好用。

 快至午時的即將直,寬大的帽檐能覆蓋住的兩邊肩膀,將脖子以上的皮遮得嚴嚴實實。

 程蕓蕓在對面看了賊羨慕,出門時覺得丑就沒帶,而是帶了把雨傘。

 可忘啦,這時候遮傘的概念可并不普遍,要是敢撐著傘遮太,明兒村里的十條談資里有八條得是

 程蕓蕓知曉自己還是個把旁人話看得很重的,所以這傘干脆還是算了吧。

 喬茗茗一路摟著已經睡過去的兒子,晃晃悠悠地到達上村。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另一邊,寧渝還在山上勤勤懇懇地開墾土地。

 與之不同的是,山上綠蔭蔥蔥清風徐徐,很是涼爽.

 寧渝在送走妻兒后便帶著鋤頭往山上來,同行的還有周三叔以及對他們種山葵行為頗為興趣的周隊長。

 到龍虎窟的山路走了兩回,越走越順,今日還不到半個小時他們三人便已到達龍虎窟。

 龍虎窟位于山里偏低洼的地方,地勢較為平整,渣土,土層也很厚。

 幾日間,龍虎窟溪流附近的雜草灌木已被清理完畢,拼拼湊湊湊出近半畝的地。

 土地分三個區域,共同點就是地里有不大約拳頭大小的石塊多,且地,很

 幾年積累下來的腐葉腐草分解了最佳料,滋潤著這片土地,土地又把養分反哺給了樹木野草,一年復一年,形最佳循環。

 周隊長慨然“要是咱們山下的土地有這麼就好。”

Advertisement

 寧渝真是對周隊長心生敬佩,他無論何時何地,不管是看到土還是看到水,都能把話題扯到山下那些地。

 周志才快"隊長你想得可真,又要這山上的土,還要那如尿的水,更要老天爺聽你的,娘嘞,世間哪有這麼十全十的事兒,就是東北那旮瘩的黑土你都瞧不起眼了都,也不怕燒了苗。”

 “我去你爺爺的”

 周隊長氣得滿臉漲紅,下鞋子往他那兒扔,恨不得把他那張破給堵住。

 周志才“嘿”一聲彎腰躲開,撅著道“你這話說的,我爺和你爺是嫡親堂兄弟!”

 周隊長哽住,狠狠運了幾口氣,村里就是這點不好,罵人不能罵祖宗!

 寧渝并不參與到兩人的罵戰間,他找了一塊角落的地開始開墾,直至快到十一點才停。

 周隊長村里還有事,早在半個小時前便下山離開。周志才倒是才走,沒辦法,他得回去等著蘋果們回來。

 今兒人帶著蘋果和媳婦兒去相看,下午的時候還會來家里一趟,也不曉得會不會提早回來,總得先去準備著。

 鳥兒喳喳,龍虎窟只剩寧渝一人勤勤懇懇地翻地。他在農活方面頗為練,很快就翻好這幾分地。

 山中幽靜,使得人心也平靜下來。

 這里是個好地方,嗯,除了蚊子。

 “嗡嗡嗡——”

 對了,還有,

 蜂!

 寧渝揮揮邊的蜂,眼睛亮了,直起腰抬著頭慢慢走著往樹上看。

 別說,十分鐘后還真讓他找到了蜂的蜂巢。只不過不在樹上,而在石之中。

 寧渝立刻收拾東西回去,打算下午再來采蜂

 喬茗茗正巧拎著兒子的后頸服到達家門口,見他興致匆匆歸來,好奇∶"料送來啦這麼高興”

Advertisement

 山葵種子來了,但化還未到,隊長日日找寧渝,有陣子把寧渝煩的比大隊長還更希到。

 衡衡下車時被喬茗茗強搖醒,這會兒迷迷糊糊要醒未醒,見到他爹下意識過去手要抱∶“爸爸。"

 寧渝彎腰把孩子抱起來,和喬茗茗并行,走進門后悄悄道“我發現了個蜂巢。”

 喬茗茗眨眨眼"大不"

 “不知道,在石頭里。”

 “哇塞,蜂巢還能在石頭里?”喬茗茗沒見過世面的驚訝了。

 “能啊,甚至還能在土里。”

 寧渝把兒子放下,開始翻雜箱,去搗鼓他的抓蜂手套。

 喬茗茗對此沒啥興趣,把桌上用竹子編的菜罩打開,里頭有早上做的幾碗菜,這些菜拿去熱熱便好。

 這是農村里絕大部分家庭的習慣——早晨做好三頓飯,也就是一天的飯菜。

 農民早上要吃的飽,中午晚上都沒時間去做飯。說句不好聽的,在農忙時節,人當男人用,男人當牲口用。

 這話絕對不是侮辱的意思,而是代表著他們的工作任務十分繁重,遠超正常水平。

 這種況下,回家當然就休息啦,人也累了一天了,難不還得從洗菜開始做飯?

 所以說幾乎所有人都是早晨把飯用蒸鍋蒸好,菜給炒好。早上吃完中午吃,晚上熱一熱,若不夠再炒一樣菜就

 喬茗茗先前沒有這樣,倒不是講究,而是前段時間天氣還算炎熱,誰曉得放一天會不會壞對吧

 還不如辛苦點,頓頓吃就頓頓做。

 而如今呢,天氣漸漸轉涼,外頭秋老虎的太再曬人,屋子里的溫度也會比七八月份低上幾度。

 喬茗茗熱好飯菜,寧渝還在那兒蹲著制作他的手套。

 他們這里當然是沒橡膠手套和膠手套的啦,得益于上輩子考公時徹夜刷題,喬茗茗依稀記得橡膠手套得七十年代中后期才會在市場中廣泛出現。

Advertisement

 而膠手套呢,得等桂林膠廠八十年代開始生產時他們日常生活里才能用上呢。

 所以寧渝怎麼抓?

 喬茗茗一直覺得他是個狠人!

 是熬夜看書看到凌晨三點,一口藿香正氣水喝下去毫不眨眼……先前能閉眼針,現在竟然還敢戴個勞保手套就去抓蜂巢的狠人!

 “你不要命啦”喬茗茗震驚。

 勞保手套是何

 后世的孩子們估計不大曉得,其實去工地看看就知道,和工人們手上戴的差不多。

 寧渝手上這個勞保手套是尼龍材質,說它耐用吧,倒真的耐用。可它終究不嚴實啊,蜂保準能過它蟄到里頭的皮

 “沒事,我套兩層,每手指和手心手背還會用布包著。”

 他這會兒心念念的都是蜂,恨不得這會兒就山上摘了回來。

 喬茗茗“……”

 吧,你自己覺得沒事就沒事。

 野生蜂啊,也期待呢。

 吃過午飯,寧渝上山。

 他又不是傻子,不會真的把自己送上門給蜂蟄。

 到了龍虎窟,他先將帷帽戴好,全包裹得不出一塊皮,手及手臂部位更是用好幾層布纏繞綁著,然后謹慎蹲到口邊,把手進石中去。

 蜂嗡嗡嗡,他也不需要點煙驅趕,直接就從里頭掰了塊蜂巢出來。

 金燦燦的蜂滴答滴答流幾滴在地上,立刻吸引了好些本圍在他邊的蜂

 寧渝一鼓作氣,幾乎掰了有八斤才停下。總得給人家蜂剩些,凡事得可持續發展。

 烈日炎炎,林中涼爽。

 他下山回家路途中出了一汗,回家時趕擰把帕子臉。

 喬茗茗正好睡醒,整個人腦袋輕飄飄,好幾秒才反應過來,說∶“咋樣啦”

 寧渝站在水缸旁,指了指放在旁邊的袋子,“都在里頭呢,得想什麼東西裝。”

Advertisement

 喬茗茗驚喜轉“有罐子”

 拿了個圓滾滾的大肚罐子出來,用干凈的紗布包好蜂巢,用力把蜂往罐子里

 沒一會兒,蜂完,兩個罐子都裝滿了,只剩下蜂蠟和好幾只蟲。

 蜂蠟也不能丟,這玩意兒有很好的抗菌消毒作用,萬一被蜂給蟄了,還能解決蜂毒和止疼。

 最最關鍵的是,蜂蠟可以制作膏啊!可以說現在這個蜂蠟要比蜂來得吸引,畢竟可以搞到糖,卻很難買到膏。

 巧手寧渝再度上線,茗茗這麼簡單的心愿他當然愿意滿足。

 ——雖然他沒做過。

 ————但他可以研究。

 “膏外殼不好做出來。”寧渝思考一會兒說道。

 說到這事兒喬茗茗就扼腕嘆息。

 捂著口心痛“哎,我的口紅,我那兩支花了我半個月工資的口紅”

 自己穿越到這里,做過最奢靡的事就是買了兩只口紅,雖然買完就想退貨,但終究還是唯一的化妝品呀!

 然而沒了, 喬茗茗哼哼嘀咕∶ “也不知道被扔到哪個旮旯角去了。”

 寧渝角含笑“沒事兒,以后我補給你。”

 喬茗茗眼睛亮晶晶“行吧,那你做好后把膏裝到小鐵盒里就行。”

 條件有限,可以用手摳著抹。

 嚶嚶嚶~生活不易,茗茗嘆氣!

 一天后。

 這日清晨,天空下著細雨。

 昨兒晚上謝善文發來電報,說化明天就到會綿山。周隊長大喜,據說一個晚上沒睡,連夜起去縣城,再從縣城坐火車到市里運化

 周隊長走歸走,可人家還是布置下任務的。不過活不多,加上今日又下雨,所以寧渝早早就下工回家。

 他下工時才早晨十點, 喬茗茗待在家里喂那三頭蠢驢。

 三頭驢才剛吃飽呢,他就回來了。

 寧渝一回來就往房間中鉆,他這人就是這樣,研究事時總是會全心投,恨不得把全部力全撲在上面。

 以前是工作,現在是做膏。

 哦,膏做好了,他甚至無師自通的開始給喬茗苕做護手霜,又舉一反三的提出要給護手霜可以加些藥材。

 那到底可以加不

 當然可以

 他興沖沖地在楊大夫那兒拿到一份方子,又堅持用幾塊自己蒸出來的蛋糕,是的,蒸鍋蒸出來的蛋糕,換了已經理好的藥材。

 這會兒,寧渝便聚會神的做著。

 喬茗茗和衡衡母子倆都好奇的站在他的兩側,邊吃著蛋糕邊看,時不時還揪下一小塊蛋糕塞到寧渝里。

 寧渝“……”

 其實大可不必,他要吃自己會吃。

 茗茗喂他他愿意,衡衡也湊熱鬧喂……被口水搞得漉漉的蛋糕,吃得他這當爹的也不了。

 心梗,但他是位好爹,被兒子答答的眼睛看著,不能嫌棄。

 ……太難了。

 喬茗茗半點看不出寧渝的窘迫,好奇問“這都是些什麼藥材呀”

 寧渝懂,——指道“荊芥、防風、白芷、川芎、佩蘭、高良姜、石菖桂、柑橘皮,這些三克,紅花和桂花兩克,花椒一克。【1】”

 喬茗茗敲敲腦袋“沒記住。

 寧渝笑笑,側頭微仰∶“沒關系,往后我都做給你用。”

 喬茗茗臉紅,轉移話題“除了這些就沒啦”

 “有呢,山茶油,還有咱們的蜂蠟,還得加點蜂和蒸餾水。”

 “山茶油,這是什麼,咱家有山茶油?”

 “舅爺有,我找舅爺借的。”寧渝拿起一個小玻璃瓶晃呀晃,“山茶油就是茶籽油,你沒吃過嗎,炒菜不難吃,但是有味兒,喜歡的人很喜歡,爸爸就是。”

 這里的爸爸指寧渝親爸,喬茗茗認真思索一會兒,搖搖頭。

 上輩子好像吃過,應該聽說過,聽著耳,估計是從什麼化妝品廣告聽來的。

 這輩子原主更沒見過,小時候吃的都是花生油和豬油。

 在原主很小很小的時候,家里小孩多,爺歲數又大,爹媽負擔很重。

 冬日里,每個星期割一塊豬油來,在炒菜前就放到鍋里抹一抹,抹得鍋壁上泛層油便可以炒菜。

 這日子想到都苦,喬茗茗不又有些思念在首都的喬家人了。

 寧渝看出的低落,就介紹說“你曉不曉得,山茶油其實不是茶做出來的,而是油茶樹的果子制作而的。”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