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古代言情 重生之名門閨秀 徐家

《重生之名門閨秀》徐家

重生之名門閨秀

夏子旭原本不太樂意兩個孩子剛剛大病初癒就出去玩耍,但是又實在熬不過夏冬雪的泡,無奈中請了尚大夫給他們看病,確認是否確實好全乎了。尚大夫曾經是皇宮醫,如今告老還鄉,因爲曾經給蔣嵐看過病,夏子旭十分信任,便時常勞煩他出診。

夏冬雪自從那日和母親將心底的煩憂傾訴以後,蔣嵐做事便不再揹,上到親朋之間的禮單,親疏遠近,下到裁廚房的吃穿用度,都讓跟在邊聽著。夏冬雪曾以爲管家是極其簡單的事,不過是發發碎銀,節日時或者宴會時安排安排用度而已,如今真正學起來,才發現裡面奧頗多。前世裡二表哥的媳婦秦月荷管家,只當是商賈之,平日裡過分糾結金銀,現在才發現世上最繁瑣的便是生活瑣事,若不細細劃賬,積小多,吃食一事便是一筆大額數字。

“雪兒,我聽說老爺許了你們去徐府給旺青那小子過生日?”

夏冬雪一邊看母親遞給的禮單,一邊點頭道:“是啊,磨了好半天呢。”

“怎麼就那麼想去徐府呢?”蔣嵐頗爲玩味的看著兒,以前冬雪弱,並不太出席此類聚會。尤其還是個男娃的生日宴會,倒是難得這麼上心。

夏冬雪佯裝沒有注意,低頭看著禮單,總不能告訴母親,別看徐家現在不過是個織造,階不如父親,雖然油水頗多卻是個沒實權的職位,但是徐大人爲人謹慎,嫡子爭氣,幾年後有一番大的造化。俗話說錦上添花不如月中送炭,如今讓至哥好好跟著徐旺青玩耍,培養,日後就是書院中的同窗,場裡的同僚。

Advertisement

夏冬雪瞄了一眼母親要笑不笑的神,不由得憂心起來,貌似孃親是誤會了,以爲竇初開,對徐家小子有好吧。蔣嵐著實對這件事有幾分想法。可是轉念又搖了搖頭,自語道:“可惜徐家太了,那徐大人實在花心,生出的兒子怕也不是個好的。他家不算妾氏和通房,了籍的姨娘就有四個,還生了五個庶子,日後哪怕有一個出息的,都是一場大子。”

夏冬雪看母親把徐旺青否了,頓時放心不理解母親爲何對庶子有心理影。因爲鎮國公府嫡系一共是三子一,其中的長子不是老太君親生的兒子。話說當年薛老太君嫁給鎮國公數年,一直未有所出,倒是鎮國公的通房丫頭懷孕了,還是個兒子。薛老太君怕自己子有問題,便將這個孩子留下了,而這個通房丫頭果然是個薄命的主,生子時難產,孩子落地之時也去了,這其中真實的經過緣由怕是也無人敢去追究。薛老太君理所當然的將此子過繼到了自己名下,當做嫡子了家譜。可是世事難料,在過繼孩子兩年後,薛老太君突然懷孕了,還一舉得男,此後又像是得到了送子觀音的保佑般接連生了兩個孩子,便是蔣文和蔣嵐。

於是,這個原本是庶長子,如今是嫡長子的蔣勵份變得尷尬起來。蔣家的爵位難道讓一個非親生的去繼承嗎?薛老太君自然不會甘心,但是又不能做的太過直白,怕是那長子從小到大沒經歷生死攸關的時刻。可是說來也巧了,不知道該說蔣家幸運,還是蔣勵著實是個人,此子十二歲的時候便離開蔣家,追隨蔣家庶出的一個表親去參軍了,正巧趕上北部邊疆不穩,皇上藉機出兵胡蒙,打了三年,竟然撈了個戰功回來,被封爵分出府去了。那面一點也不輸蔣家嫡系。

Advertisement

薛老太君表面待他不薄,還把自家侄塞給他,但是實則心底一點也不待見這個庶長子。畢竟當年那個通房丫頭死的蹊蹺,怕是蔣勵自己也不相信親孃會如此輕易的難產而亡,所以分府之後,和鎮國侯府的人走得並不近乎,尤其在嫡妻(薛家侄)病故之後,可以說除了逢年過節,幾乎不曾和鎮國侯府往來了。而且這薛家侄也是難產而亡,只留下了一個嫡,雖說蔣勵還不至於毒害妻子,但是在薛老太君眼裡,這人寵妾卻冷落妻子,便是打了的臉面。

“我聽說至兒對徐旺青倒是極爲上心,把他爹的前朝硯臺都捨得拿出來了。”

夏冬雪拉回思緒,笑著點點頭:“這前朝硯臺還是去年江寧的蘇老爺送來的禮。他知道爹不喜金銀,每年送的禮單東西不多卻樣樣緻。至兒和徐旺青從小好,這次徐家大又大辦生日,他怕被別人比下去,就去爹跟前求了這個硯臺。而且徐家大哥是秋日書院山長的學生,爹倒是滿賞識他的才華,說他是實實在在的讀書人,倒也用得起這珍貴之,全當是爲他兩年後的子試壯行了。”

“呵呵,你爹就是喜歡讀書人。不過江寧蘇家和蘇州徐家算半個姻親,你們拿人家送的東西去轉送別人,切莫讓人計較了。”

“這一點兒明白,爹說蘇家三代皇商,這東西又是個稀罕玩意,天下獨此一,倒不怕他送重了。而且他們雖然說是姻親,徐家卻是不和蘇家走的。”

“你個小頭,倒是瞭解頗多。”蔣嵐欣的點點頭,用手指了下冬雪的額頭。

兒帶弟弟出門,自然要打聽好了,絕不能再出上次之事。”

Advertisement

扯到落水的事,蔣嵐不由得想起了王氏肚子裡的那個小東西。留王氏命不過是覺得老爺對就淡,而且這後院裡面沒了王氏也會有別人,若當真就剩下一個,沒兩天就會有風言風語傳他家的晦氣,再被有心人捅到京城,這個鎮國公府的大小姐就名聲不保了。萬一皇上聽信他人讒言,說是個妒婦,聖上憐惜夏子旭辛苦指來一兩個的姨娘,豈不是隻能忍氣吞聲了。畢竟讓一個丫頭出的侍妾無法懷孕不算什麼,卻無法駁京城貴人的面子。

夏冬雪見蔣嵐似乎在想什麼,乖巧的沒有出聲。說起這江寧蘇家,那又是一篇足以編出幾本書厚的八卦歷史了。大黎國宮譜上留下姓氏的皇商總共有八大家,南宮,秦,王,孟,李,秋,蓋,蘇。這蘇家屈居老麼,原本只管著宮裡布料綢的買辦生意而已。然而在五十年前,蘇家出了個江南第一才,蘇梧。此生的子纖細,更得肖雲館名道批命,天生貴人,棲梧桐,旺夫旺子。不管那老道算的真假,蘇家自己是上了心的,特意從京城請了管教嬤嬤,教習琴棋書畫,紅規矩,打算等來年選秀之時,送宮中。而如此盛名自然被有心人傳京城,甚至宮中,幸運的得到仁慈太后的欽點,準宮面見。這對於一個出商賈的子是何等榮耀,蘇梧也著實認認真真的做了功課,獲得了太后的好。只是任由再出麗,終歸是商賈之,但是太后信道,想命中帶旺,姿不凡,舉止得,便讓自己兒仁化公主的婆家禮部尚書周氏媳婦收了做乾兒,許給當年的四皇子,如今聖上嫡親的麼弟靜安王,做了側妃,親沒幾年連生三子,而靜安王的哥哥順利登基,坐實了旺夫旺子旺家的命格,在王府裡地位甚高,於十年前擡了正妃。

Advertisement

蘇家因此水漲船高,不再是一般皇商採辦,只是蘇家的兒子都不太爭氣,盼了幾年也沒出一個舉人,蘇梧不得已傾向乾孃周氏一家,獲得助力,但是本是蘇家兒,自然希在有生之年,自己可以說上話時好好爲家族謀劃一番。因此,蘇家嫡庶並不像其他家族那般分的如此清晰,蘇老爺只求這些兒子中有一個可以走上科考之路,真正將蘇家從商賈之列,帶出來。而他的嫡子庶子皆在大寺秋日書院讀書,爲了日後兒子們的前途著想,蘇老爺對待江南宦尤其是京城背景頗深的夏子旭一直小心翼翼,十分恭敬。蘇家歷代經商,錢財堆積如山,早就不甚看重,如今要的,不過是一個士族名聲而已。可是即便如此,那些清高的宦門第,依舊有看不上蘇家的,比如織造徐大人。其實他也不過是朝廷的買辦而已,但是他有職品位,而且因爲他的續絃是蘇家親戚,老被人拿來和蘇家相提並論,弄的徐家老爺更不待見蘇家了。

徐老爺自認自己雖然妾氏較多,卻沒有出一個庶長子家,不像蘇家,嫡庶不分,一點規矩都沒有,嫡子庶子怎能一樣對待呢?瞧他的嫡子,同是在秋日書院讀書,卻是山長的門生,他蘇家送再多兒子進去,除了嫡二爺被收山長門下,其他的又有幾個了山長曹氏的眼的?連這一點都不能明瞭,還妄想讓兒子走仕途之路,即便他家兒子日後真出了個進士,怕也會被這些庶出兄弟所連累。史隨便一個寵妾滅妻,嫡庶不分的名頭便參的你蘇家滿門兜著走。如今沒人敢說什麼,不過是看在靜安王妃面子上而已罷了。但是即便是靜安王妃的面子,雖然姓蘇,如今卻是京城周家的乾兒,在外面應酬之時,可敢過多的提自己是商賈之?眼看著皇上日漸衰老,大皇子三皇子斗的水深火熱,這越是位高權重之人,怕是日後跌的越慘。所以他不像其他人那般,刻意和蘇家好。他爲多年,深知伴君如伴虎,除了皇上這條隊伍可以堅定的站下去,其他什麼大皇子三皇子,這王那王的,還是爲妙。

按照過去的命運,蔣嵐此時應該病膏肓,夏冬雪年底便會北上京城,雖然和徐家姑娘們有些,卻毫沒有接過蘇家孩。如今重生於此,弟弟也活了下來,人生自然發生了改變,暫時不會離家,怕是要接這江南氏族的子了。想到前世鎮國侯府裡的宅門生活,不由得心生厭惡,但是此時此刻,不再是那個不懂事的小姑娘,更有父母依靠,弟弟庇護,自然不會允許隨便一個人,就可以給釘子了。

章節報錯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