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軍事歷史 大唐第一太子 第七章 開國功臣的命運

《大唐第一太子》第七章 開國功臣的命運

“平。”

看著眼前這個助他出掉了第一強敵,平穩登上帝位的兒子李建心百加、喜憂參半。能夠榮登帝位自然是好事,但經過玄武門之變之後朝廷上所有的風聲全部都一邊倒向李承道,現在朝廷之上擁護他榮登太子地位的聲音越來越高。可是眼下纔剛剛發生玄武門之變,自己原本就是奪了老爹的位子才上位,一旦這個兒子生出異心又該怎麼辦?

“父皇。”

李承道的心也惴惴不安,眼下可是整個朝堂的局勢最敏的時候。政權替之時,誰又能夠真正琢磨的新皇的心思呢?

“嗯。”

李建審視著眼前的兒子,“這一次你立了大功,倘若不是因為你,恐怕為父的腦袋早就已經被李世民所斬。你又是朕的第一個兒子,所以朕決定立你為太子。”

“兒臣誠惶恐不安。”

李承道立馬再一次俯下拜,“這一次,之所以我們能夠取得的勝利,完全是因為父皇天恩庇佑,將士們用心用命。而且也隻不過是出了些微薄的力而已……”

越是在這樣的要關頭,就越要表現出一副謹小慎微的樣子。自古以來帝王多疑心,即便眼前的這個人是的親生父親又如何呢?

為皇家子弟,殺兄弒父、殘害手足的事還發生的嗎?昔日隋煬帝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嗎?這才過了,不過短短幾十年而已,大唐王朝再一次發生了同樣的事。有的時候曆史總是這樣驚人的相似,可任何人都無法阻止它前進的步伐。

“你也不必謙虛。”

李建見李承道表現的樣子,心裡麵微微的安下心來,“朕的五位皇子當中就數你有勇有謀,況且這一次又立下了這麼大的功勞,你又是長子嫡孫,無論從能力還是從宗教禮法上,這太子之位你都是當之無愧的。”

Advertisement

其實太子之位不是朝廷大臣的民心所向,也是李建屬意於李承道。有些欣地看著能力出眾的兒子,日後大唐王朝道,這樣的太子手中就算是百年之後他也好去麵見父皇。

“兒臣多謝父皇恩典。”

李承道衝著李建立馬俯下拜,心裡麵暗暗的發誓,一定要為大唐王朝創造出一個比貞觀之治更加強盛的王朝盛世。這也將是他一生中窮極一生所追求的夢想和目標,希這一切日後也能夠名垂青史。

“隻是父皇眼下還有更重要的事,我們不能忽略。”李承道微微的皺了皺眉頭,頓了頓聲音接著說,“秦王李世民手下的18開國功臣、以及四大家族的人又該如何置呢?”

李建聽了之後,眉頭微微蹙,這的確是他們所麵臨的最棘手的一個問題。按理來說,這18個人平日裡可冇和他作對,而且這些人又追隨李世民多年倘若留下來,終究也是個患。

“兒臣到有一個建議。”李承道或許看出了李建的顧慮搶先一步出演建議,“啟稟父皇,這18開國功臣在軍中極有威,而且為了我們大唐王朝的創立立下了汗馬功勞。倘若他們18個人願意棄暗投明,何不收為己用呢?”

李建原本也是個惜才之人,想自己手下雖然也是猛將如雲,但真正能和程咬金、尉遲恭和秦叔寶等人相匹敵者卻寥寥無幾。

尤其是護國公秦叔寶,當年因為救駕一世深得父皇李淵的信任,倘若在這個時候斬殺了他,彆說軍心浮、朝野上下不安恐怕甚至連太上皇都要過問此事。

“可是這些人一個個對秦王李世民忠心無比,恐怕想要收複他們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旦這些人合起夥來,打著為秦王報酬的名號反叛大唐王朝,朝中卻又無人能敵,這纔是李建最為擔憂的事

Advertisement

“請父皇將這些事給兒臣來辦,兒臣相信不過個把月的時間就可以徹底的將他們收服。”

李承道倒是信心滿滿向李建打著保票。

“那這件事給你去辦。”

……

徐府

一個白髮蒼蒼的老者,拖著一副疲憊的軀拄著柺杖屹立於一夕之下,彷彿是在靜靜地等待著時的流逝。

這個人不是彆人,正是號稱大唐第一軍師小諸葛的徐茂公。

為開國功臣之一的他此時並冇有這個榮耀帶給他的榮華富貴,因為剛剛的玄武門之變的結果已經註定,他恐怕就要被送上斷頭臺了。

徐府上下人心不安,徐茂公回想起曾經瓦崗一眾兄弟在賈家結義、後來又擁護程咬金開創大魏國和其他的反王行程給角之勢,再到最後反出瓦崗投奔大唐秦王李世民。人生中所經曆的這一幕幕現在全部都為過眼的煙雲。

玄武門之變的結局已經註定為他生命中的一個轉折點,現在秦王李世民已經被誅殺,恐怕下一步新皇李建就要找他們這些秦王就將算賬。

可是,麵對昔日的政敵,又怎麼可能放不下曾經的恩怨呢?留給他們這些人的,無非就是死路一條罷了。

為了不連累家裡麵的仆人,徐某共拿出了全部的積蓄將家中的仆人全部遣散。至於跟在他後的妻兒等人恐怕真的是在劫難逃了。

“爹。”

一個17歲的年,一邊著眼淚,一邊用乞求的目看著徐茂公,“咱們這一家子老老該怎麼辦呢?難道真的連一點點活命的機會都冇有了嗎?”

“老爺。”

徐夫人上前拉住兒子,“想當初您平定劉武周、收複,又斬殺竇建德的功績,難道不足以消除皇上心頭之恨嗎?大唐纔剛剛立國,難道皇上真的要斬殺這些開國功臣嗎?”

“住。”

徐茂公嚇得冷汗都快要冒出來了,這些年為了不落人話柄他儘可能的讓家人參與朝中之事,甚至曾經李淵推恩他的兩個兒子朝為,都被徐茂公已無德無才的理由推辭了。但卻冇有想到,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居然會讓家人……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